The easiest way to skyrocket your YouTube subscribers
Get Free YouTube Subscribers, Views and Likes

#MM''navigationEndpoint':{'clickTrackingParams':'CPoBENbKAxgIIhMIq9jq2se4hgMVStA_BB31UgIw''commandMetadata':{'webCommandMetadata':{'url':'/hashtag/mm''webPageType':'WEB_PAGE_TYPE_BROWSE''rootVe':6827'apiUrl':'/youtubei/v1/browse

Follow
Mill MILK

#MM #700萬種生活 // 老花農 瞓車10年 泊花墟 香港向日葵田或終結

不知大家甚麼時候會去花墟呢

對花墟的印像人多、擠迫、花好貴、花商惡情人節男士買兩紮花被傳媒捉到還有甚麼」
在花墟樓上開業的書店「閱讀時代」店主兼編輯Eric有感香港出版甚至講關於香港的書「不夠多不夠賣」置身花墟這個過百年的墟市便集合不同背景的記者或文化人寫了《根莖葉花》一書。以小說及採訪形式記錄花墟周遭的故事。

即使你不愛花但人生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都會有花。

疫情初期雖然整個花墟安靜無人但花藝師卻忙著整理白事花籃有花店更說未能外遊多了人學習花藝或買花回家裝飾家居。一個花墟入口花市區重建士紳化本地農作式微一個花墟基本上跟香港本土文化面對同一個時代變遷。

█ 由墟市變流浪花農

先講一點關於界限街與花墟的歷史。
在20世紀初界限街是中英雙方的關口。當時新界的農民會把花菜收成搬到界限街賣給九龍及香港的居民及茶樓。還有當年搬來香港愛花的外國人。從過去到現在花農都是這樣顛沛流離地往返農田與市集。現在你越過花墟公園後面的一段界限街看起來特別寬闊因那前身就是墟市。

1947年花農以1元向政府租地做鮮花批發 1957年木屋區大火後 批發市場變成花墟公園。花農移到現在的花墟道賣花給花商花店但就再沒有花農專屬的市場。

█ 睡眠時間分兩截 貨車車中泊

信芯園的信哥70年代開始來這賣花那年他才20歲「當時第一次來見花可以賣光就知道這個行業可以做下去可以養活家人。有些人會一整車花全買起來。當年你若不賭錢可以買到一個單位 我們不善理財當時國內開放我們把錢都接濟大陸的親友。沒辦法也沒所謂啦。」 每夜凌晨3時到朝早7時他就跟太太May到花墟球場門外擺賣。本來2018年因為天氣反常滿園向日葵提早盛開交不了貨他索性開放花田給市民參觀拍照變成每年的太陽花節。但去年他被投訴沒申請休閒場所牌照現在被禁開園。於是他由隔晚變成每晚重回花墟賣花。

以為只是凌晨出來賣花4至5個小時很輕鬆原來他們朝早回到農場還是得開始做農務採收及包好預購的花束。5點吃飯8點上床睡覺。晚上11至12點又起來整理東西出花墟賣花。一個人務農、銷售都做睡眠時間被斬開兩段。為免太眼瞓開車危險信哥在貨車上裝了碌架床May去賣花時他把貨車泊到垃圾房公廁旁的街尾小睡個多小時休息。「我現在其實是在貨車上車中泊我在車上睡了十多年了。」「有時睡著了會突然嚇醒以為忘了出來開檔。看一看天花板哦原來出來了就放心了。」

不過在香港務農很辛苦而且老實說香港的花期太短了本地出品最多是桃花、菊花、百合、劍蘭和向日葵難以滿足365日鮮需求也難敵全球各地千姿百態推陳出新的花款。信哥覺得這是市場問題。市民按喜好買花理所當然但這裡沒有一個固定的市場讓本地花農賣花加上土地問題生存空間問題香港花農已由塞滿太子道西變成在短短的園藝街一眼可見。他們都只趁半夜沒人抄牌就「花農滅亡只是遲早的事。」

朝早7時信哥收拾回到元朗的農場太子道西那邊專賣進口花卉豐園藝的Cherry已準備好開店。80年代Cherry的爸爸在花墟做鮮花批發是90年代第一個引入外國花的花商慢慢這裡變成一年365日都有花賣的花街。曾經他們家在街上有三間花店但金融風暴後05年縮剩一間。兩代人特別是爸爸及媽媽全年時間都留在舖頭裡兩位女兒Cherry及StacyCherry在外國未唸完大學就跑回來幫忙打理店舖Stacy還在這裡識到他種蘭花的丈夫。

當年爸爸一句「做服務的都要請美女因為來買花的都可以有一個美女去服務他是開心的 。『你看男人個個都跑來買花。』」所以今日真的全店內外都是女員工。每朝9點起就不停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花運來「全部都最少重100公斤如果是多的時候會有1,000公斤。」
。員工們跑出來裝裝拆拆轉眼間就把花都上架了。「大家都要搬的搬不到就要被淘汰。」抽起衣袖瘦瘦的手臂上扛起隻老鼠仔。「最繁盛真的是30年前賣一紮花已經可以買一盒飯甚至幾盒飯。一束花翻數倍的。現在有平價大陸花大家又可以直接在網上向國外花商訂花我們定價都不能太貴。現在扣除運費每枝花大概共賺數元而已。」

2021年市建局完成「油麻地及旺角規劃研究」油麻地果欄新填地街一帶已預計在3至4年內開始。太子被覆蓋的花墟道明渠會變成水道公園 花農退場重建士紳化平民花墟未必會消失但本土的花扎根多年的老店將面對如何轉變。

策劃陳慧敏
攝影梁詩聰 歐嘉鴻 林金展
剪接黃靖凝 梁詩聰
監製甄俊宇

#旺角 #旺角花墟 #元朗 #元朗信芯園 #信芯園
#向日葵 #本地農夫 #陳慧敏 #MM_Man #MillMILK

___
立即成為 MM Member 啦每月只需 HKD 40 咋傳送門
   / @mm.millmilk  

建議使用電腦或手機瀏覽器登記因為目前無法經 YouTube APP 登記成為付費會員
____
MM Website: https://www.millmilk.com/
MM Instagram:   / mm.millmilk  
MM Facebook:   / mm.millmilk  
____
CHUCKY@chuckyching
  / chuckyching  

[email protected]
  / phoebe.unprofessional.journey  

ELAINE@elaine_wow
  / elaine_wow  

京@phaedruslam
  / phaedruslam  

KAREN@karen__yukiu
  / karen__yukiu  

SAM@midwin_
  / midwin_  

阿朗@mm_longgg
  / mm_longgg  

NATALIE @nataliewwong
  / nataliewwong  

APPLE | @apple.hiufung
  / apple.hiufung  

posted by mechowieck6